图片新闻

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赴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开展生态文化走进“三北”工程区实地调研

来源:发布时间:2025-10-27阅读次数:11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三北”工程攻坚战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三北”工程区生态文化传播普及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联合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生态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先后于2025年9月2日至5日、10月20日至23日开展了生态文化走进“三北”工程区之进工程区、进林场、进企业、进校园等“四走进”系列活动,赴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开展实地调研,重走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5日至6日考察之路,系统了解巴彦淖尔市在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促进生态文化与生态建设深度融合方面的实践成效、创新模式与宝贵经验,深入挖掘和弘扬“三北”精神的时代价值,为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生态文化力量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刘红、秘书长马志华、副秘书长李楠,国际竹藤中心绿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志佳、副研究员沈亚文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赵显民、监督专员敖东,内蒙古生态文化研究会会长苏和、名誉会长高锡林、副会长赵建华马涛巴彦淖尔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张如红,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陈海维、副局长纳钦一同调研。

图片

调研组在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


图片

调研组在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6月6日考察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上世纪六十年代建场初期种植的杨树林前留影

图片

调研组在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听取场长贺鑫介绍,实施“三北”工程以来,林场大力治理盐碱化造成的土地沙化问题,累计造林3.9万亩


图片

调研组在乌梁素海国家重要湿地。乌梁素海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等重要功能,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是控制京津风沙源的天然生态屏障

图片

调研组在磴口县王爷地治沙示范基地

图片

图片

调研组在磴口县王爷地治沙示范基地查看梭梭林长势,了解接种肉苁蓉情况

图片

调研组在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国家沙棘种质资源库

图片

调研组在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一号高地——乌兰布和沙漠黄河岸线入黄河联防联治项目区刘拐沙头

图片

调研组在磴口县刘拐沙头黄河岸线流沙联防联治项目区。该区是巴彦淖尔市与周边盟市缔结“生态同盟”,牵头与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联防联治,通过乔灌草立体化施治、片网带整体推进,形成高低错落的三层防护屏障,面积10.35万亩

图片

调研组在蒙能2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生态治理工程

图片

调研组向正在种植梭梭的许招娣询问劳务收入情况

图片

调研组在磴口县金丰公司与种植梭梭的职工在一起

调研组先后深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磴口县治沙示范基地、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王爷地肉苁蓉产业治沙示范基地及王爷地公司生产车间乌兰布和沙漠黄河岸线入黄河联防联治项目刘拐沙头、蒙能2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生态治理工程区、金丰农牧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治沙现场、中国林业科学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乌梁素海国家重要湿地等,与巴彦淖尔市领导磴口县防沙治沙局、沙金套海苏木、林场、企业、项目负责人和治沙模范等一线干部群众进行了深入交流,看到巴彦淖尔市“三北”工程攻坚战成绩斐然,采取政策赋能、统筹规划、项目支撑、科学治沙、全民治沙、系统治沙、产业治沙等举措,“三北”精神为引领凝聚治沙合力,创造了新时代绿满黄河几字弯的防沙治沙新奇迹

此次调研精准对接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民生改善协同推进的需求,为巴彦淖尔市以生态文化为引领持续推进“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凝聚了共识,为深化当地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图片

图片

三北工程综合治理成效


另外,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联合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生态文化研究会等单位,2025年10月21日,开展了生态文化走进‘三北’工程区之巴彦淖尔临河区汇丰学校”,在校内外产生了积极反响。